Skip to content

《觀‧點》——日常、非常、恆常與無常

文 / 張照堂

當你凝視生活時,生活也凝視你。

每一個人的生命旅程中,經常充滿單調與瑣碎的日常風景與事務,我們總是習以為常或者甘之如飴但似乎也無能為力。作為攝影家,他的職責之一是嘗試探索這日常的底蘊或尋找其中的非常。當鏡頭面對凡常的人物或題材時,該如何保存其日常的本色與況味,並尋找其中的非常意義與價值,不過所有這一切,都可能化為無常。

收錄在這本書裡的,就是這些日常、非常、恆常或無常的生靈、面容、狀態與景觀。這是以台南藝術大學發行的「藝術觀點」季刋為本,匯整了刊載其中2010 – 2015年間的影像專輯。六年來共登出24篇,含蓋19位台灣中、壯生代攝影家作品,創作年代自1959至2016。

張照堂企劃,《觀‧點:台灣現代攝影家觀看的刺點》,原點出版,2017年。
張照堂企劃,《觀‧點:台灣現代攝影家觀看的刺點》,原點出版,2017年。

「觀 · 點」放在攝影的指渉中,似乎可以詮釋為「觀看」與「剌點」。攝影家除了觀看之外,必須尋找足以誘引或觸痛我們的「刺點」,在内容與形式的對位上,作者的意識與觀點應該要在作品上彰顯出來,攝影才具風格與意義。拍照,不只是按快門, 還得觀察、閱讀、沉澱與想像。

為了便於編輯,本書列了23個關鍵字,這些關鍵字或是為了描述一種狀態,或是表白一種心境,也可能是揣摩一種寓意,或觸探一種未知與茫然。姚孟嘉的《人間》、葉清芳與劉振祥的《場景》、王文毅的《庇護》和張乾琦的《出走》等四組系列是在現實中敏銳地觀察及捕捉生命裡的凡常與異常,並於其中表達十分道地的生存況味。高重黎的《姿勢》、黃子明的《儀式》、陳敬寶的《觀看》、沈昭良《肖像》和陳伯義的《廢墟》等是對肢體、樣貌、空間、處境的一種肖像式凝視與關注,陳順築的《迴家》、陳以軒的《日常》及張瑞賢的《幽光》等是對凡常風景的一種異常感知與觀看,吳政璋的《曝光》、許哲瑜的《暗箱》、邱國峻的《跨界》與洪政任的《蛻變》等則是一種後設的影像擺拍、添加、重組與解構,而劉振祥的《失魂》及林文強的《幽靈》是一種對生命失衡與無常的幽微探究。為了填充版面,我的《記憶》、《場景》、《荒原》和《對話》四組系列則是一種私己的歲月告白與對話,不管這些是凡常或異常,最終可能變成恆常。

從微觀到遠眺,從隱匿到面對,攝影家的創作方式反映了他們自身的性格與生命觀。解嚴後的攝影工作者,比起上一代,更加敏感又敏銳,他們自有個人的盤算與主張。如果「影像的追尋」這本書是台灣第一、二代資深攝影家的回顧,那麼「觀.點」未嘗不是第三、四代攝影家的現況與前瞻,新一輩攝影工作者堅持自己的焦點與視野,他們接下棒子上路,繼續影像的再追尋。

 義大利攝影家 Mario Giacomelli曾說過:「我的影像不抗拒任何人,是抗拒時間。」一張照片或一組系列企圖留駐逝去的那段時光,該挑戰的是它們是否能抗拒逝去,將時間延伸至現在、未來或永遠。攝影家的各種嘗試和努力,無非是想留存及延展記錄過的生命與現象,以為後人持續閱讀、思辯或感動。照片不應只是被觀看,當你凝視照片時,照片同時在凝視你,攝影家也在凝視你呢。

Beyond the Frame

  • 張照堂,攝影家,1943年生於台北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