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VOP | 攝影展覽情報

歡迎提供展覽訊息給我們 : reader@vopmagazine.com | 訂閱VOP電子報


看穿:每張照片都是一個謎
Every Photograph Is An Enigma

時間 Date | 2016.7.16-10.30
地點 Venue | 高雄市立美術館

本展由米榭勒.費佐(Michel Frizot)策展、巴黎歐洲攝影之家及涅普斯博物館共同籌劃,展出米榭勒.費佐收藏的照片與研究成果,攝影作品多出自佚名的攝影者。透過逾百年的無名老照片,展開關於攝影者、被拍攝者及觀者三者間的關係討論。費佐圍繞著照片存在的要素,從「成像之後 — 影像的觀看與取捨」、「攝影與成像的奇異性」、「攝影者的 權衡」、「被拍攝者的回眸」、「視覺訊息的超載」、「謎,每個人皆是 — 觀看者的提問 」等議題,探索影像的「謎」感從何而來,並藉由業餘者的攝影,為攝影史的定義提供更多可能。(更多資訊 More info)

模型製作者的聚會,世界攝影新聞通訊社,約1930年,明膠銀版相紙 | 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模型製作者的聚會,世界攝影新聞通訊社,約1930年,明膠銀版相紙 | 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銀鹽世代尋找歲月靈光 臺灣攝影家原作展1890s~2015
The Silver Halide Era─Aura of Times : Vintage Photography Prints by Taiwanese Photographers 1890s-2015

時間 Date | 2016.07.02 –11.13
地點 Venue | 國立台灣美術館

由張照堂、簡永彬策展,追溯銀鹽顯影技法之於台灣攝影史的社會意義與美學內涵。展覽集合自日治時期到二十一世紀後近期的攝影作品,藉由不同世代的影像對照,凸顯攝影的核心概念與觀看視點的差異。並以不同時期的銀鹽攝影呈現台灣攝影文化的發展脈絡。(更多資訊 More info)

北埔開疆始祖姜秀鑾家族之家族照 ∣ 北埔 ∣ 1898 ∣ 銀鹽玻璃乾版 ∣ 25 × 30 cm
北埔開疆始祖姜秀鑾家族之家族照,北埔,1898,銀鹽玻璃乾版 ∣ 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李小鏡回顧展
Looking Glass / Daniel Lee Retrospective

時間 Date | 2016.5.21- 8.14
地點 Venue | 台北市立美術館

本展展出李小鏡自1965年至2016年間最具代表性的16組系列作品,包含平面攝影、輸出裝置、數位互動等多元媒材創作。以倒敘的時間序追溯藝術家創作歷程的轉向,凸顯李小鏡創作題材及核心概念的關聯性,特別是在人類世代與自然界中擺盪、形變的個人風格。(更多資訊 More info)

李小鏡,鳶尾蘭,第三色相系列,1987 | 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李小鏡,鳶尾蘭,第三色相系列,1987 | 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舞弄珍藏:召喚/重想/再述的實驗室
Dance with the Museum Collection:
Retrieved, Reimagined, Restated

時間 Date | 2016.5.28-10.02
地點 Venue | 台北市立美術館

由北美館館長擔任總策展人,邀請三位客座策展人:朱盈樺、郭昭蘭與蕭有志,以「藝術家」、「策展人」與「建築師」三種不同的專業,分別提出不同視角的策展論述,郭昭蘭以「健忘症與馬勒維奇的藥房」正視典藏系統自身;蕭有志的「對照記」邀集藝術家創作與館內典藏攝影作品並陳映照;朱盈樺的「写真筆談」則以十二件典藏影像作品為主軸,運用文字交織創造影像多義的詮釋空間與況味。(更多資訊 More info)

蘇匯宇,存在與虛無,2016 | 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蘇匯宇,存在與虛無,2016 | 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沙發原型葉偉立個展
Sofa Prototype: A Solo Exhibition by Wei-Li Yeh

時間 Date | 2016.6.18-7.16
地點 Venue | 伊通公園

2010年葉偉立啟動「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計畫,辯證於垃圾/古董/藝術層層轉換機制,撿拾被淘汰的各式物件。「沙發原型」是此系列中的最新提案,藝術家藉由拆解、重組廢棄沙發並透過攝影、展示以討論藝術/商業機制的運作,以及賦予物件價值及意義之方式。(更多資訊 More info)

葉偉立,Tongluo #1,2015 | 伊通公園提供
葉偉立,Tongluo #1,2015 | 伊通公園提供

 

不要說再見,福爾摩沙!
我的二分之一人生楊永智攝影個展

時間 Date | 2016.7.16-8.4
地點 Venue | 爵士藝廊

1956年出生於台灣的楊永智,擔任攝影記者逾三十年,用影像見證這些年來台灣的社會變化。本次展覽呈現台灣的人物肖像、歷史瞬間、生活樣貌等,藉由回顧時代之影勾起台灣社會的集體記憶與反思。

楊永智,520農民運動事件,1988 | 楊永智提供
楊永智,520農民運動事件,1988 | 楊永智提供

 

吳天章 :「陌路歸真1980-2011」、「別說再見2001-2015」
Wu Tien-Chang: Divergent Paths to Reality 1980–2011 / Never Say Goodbye 2001–2015

展期 Date | 2016.06.18-07.31
地點 Venue | 耿畫廊

「陌路歸真1980-2011」與「別說再見2001-2015」梳理吳天章35年來的創作。前者呈現吳天章在台灣自黨國時代到解嚴後的過渡期間中,對於政治權力變遷的思考與觀察;後者則是吳天章重現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五件大型作品,包括《永協同心》、《瞎子摸巷》、《難忘的愛人》、《心所愛的人》與《再見春秋閣》。(更多資訊 More info)

吳天章,永協同心,2001 |
吳天章,永協同心,2001 | 耿畫廊提供

 

中國青年攝影師的精神之旅張曉、張克純攝影雙個展
The Spiritual Journey of Chinese Photographers: Duo Solo Exhibition of Zhang Xiao and Zhang Ke-Chun

時間 Date | 2016.07.02 – 07.31
地點 Venue | 也趣藝廊

本展展出中國攝影家張曉與張克純分別沿著中國海岸線與黃河拍攝的作品。張克純的《北流活活》以淡雅詩意的鏡頭拍攝河岸生活的變貌 ; 張曉則以《海岸線》系列呈現中國社會快速變動下的社會場景。兩人的作品在雙個展中交互呼應,透露著中國人與現代環境之間的關係和存在狀態。(更多資訊 More info)

張曉,海岸線,2009-2013 | 也趣藝廊提供
張曉,海岸線,2009-2013 | 也趣藝廊提供

 

香港當代攝影展 2016
Hong Kong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Exhibition

時間 Date | 2016.7.2-7.24
地點 Venue |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0展覽廳

《European Photography》當期雜誌以「香港」為主題並與香港攝影教育機構「光影作坊」舉辦了「香港當代攝影展2016」,展出十五位香港本地及海外攝影家的作品,以各種角度呈現香港的多元樣貌,包含香港建築、街頭文化、城市發展,以及2014年的雨傘運動場景。(更多資訊 More info)

Johnny Gin, Architecture of Insurgency, 2014 | 光影作坊提供
Johnny Gin, Architecture of Insurgency, 2014 | 光影作坊提供

 

徒勞曾家偉個展
Powerless: Eason Tsang Ka Wai

時間 Date | 2016.7.9-8.27
地點 Venue | 刺點畫廊

「徒勞」是香港藝術家曾家偉的首次個展,過往集中於攝影創作的他,將創作媒材延伸至錄像與裝置。延續以都市生存為主題的《新地標》系列,曾家偉將關注焦點由公共空間轉向地下通道空間。封閉的環境營造的視覺感知,與曾家偉對城市生活的無力感有相當的連結,並通過影像表達他面對社會運行機制的狀態。(更多資訊 More info)

曾家偉,家務3,錄像、暈像管電視,11分34秒,2016 | 刺點畫廊提供
曾家偉,家務3,錄像、暈像管電視,11分34秒,2016 | 刺點畫廊提供

 

Edward Barber

時間 Date | 2016.5.26-9.4
地點 Venue | Imperial War Museum

本展展出英國攝影家Edward Barber拍攝1980年代英國反核運動的攝影作品,在他捕捉的反抗影像裡,可以見到上世紀人們對於現代核能運用的不安與焦慮,這些照片成為了關注核安問題的恆久提醒。(更多資訊 More info)

Edward Barber, A picket mounted by the Women's Peace Camp at RAF/USAF Greenham Common, Berkshire, 1982 | Imperial War Museums提供
Edward Barber, A picket mounted by the Women’s Peace Camp at RAF/USAF Greenham Common, Berkshire, 1982 | Imperial War Museums提供

 

Nan Goldin: 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

時間 Date | 2016.6.18-7.16
地點 Venue | MoMA

「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性依賴敘事曲)」是Nan Goldin的視覺日記,記錄她在波士頓、紐約、柏林等地的生命經驗。她的作品與她的情人、朋友及家人有很多連結,呈現出高度個人性的敘事。她拍攝情人親密互動的瞬間,以及在性與吸毒過程中所經歷的狂喜與痛楚。都市生活的放蕩及掙扎都在Nan Goldin的影像中開展。(更多資訊 More info)

Nan Goldin, C.Z. and Max on the Beach, Truro, Massachusetts, 1976 | MoMA提供
Nan Goldin, C.Z. and Max on the Beach, Truro, Massachusetts, 1976 | MoMA提供

 

Alma Haser: Cosmic Surgery

時間 Date | 2016.7.8-8.14
地點 Venue | 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

Alma Haser的作品擴展著傳統肖像攝影的形式,Haser將立體摺紙覆蓋在肖像的臉部,讓平面攝影轉變成立體的三度空間。猶如萬花筒般的摺紙,讓肖像變得怪誕又超現實。(更多資訊 More info)

Alma Haser, Patient no. 11, 2012-16 | 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提供
Alma Haser, Patient no. 11, 2012-16 | 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提供

ARLES 2016

時間 Date | 2016.7.4 – 9.25
地點 Venue | le capitole arles等亞爾城內的展覽空間

創辦於1970年的亞爾攝影節(Rencontres d’Arles)是最老牌的攝影節,每年夏季在法國亞爾展出當代攝影作品,是國際攝影創作競技的大舞台。本屆設有「AFRICA POP」主題展,展出拍攝非洲大陸的攝影作品。近年Arles開始重視攝影書出版,其中的大型攝影書展活動「Cosmos-Arles Books」也是一大看點。(更多資訊 More info)

Malick Sidibé, Look at me!, 1962 | Arles/The artist and magnin-A Gallery, Paris提供
Malick Sidibé, Look at me!, 1962 | Arles/The artist and magnin-A Gallery, Paris提供

 

亦公亦私:1989年以後,韓國現代美術與攝影
Public to Private:
Photography in Korean Art since 1989

時間 Date | 2016.5.4-7.24
地點 Venue | 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

本展回顧過去三十年攝影藝術在韓國美術史上的發展,探究攝影如何成為獨特且成熟的視覺語言。展覽劃分四大主題,分別討論韓國攝影的實驗性、觀念性、形式的多變與數位化革命(Digital Revolution)對韓國當代攝影的影響,以及攝影中反美學與超現實的特性。(更多資訊 More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