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移動已無法停止:張乾琦《Jet Lag》

Jet Lag
張乾琦,《Jet Lag》封面,Hatje Cantz出版,2015年

文 / 林芷筠

航廈裡人群湧動,飛機持續起飛與降落,引擎聲轟隆隆。旅人帶著護照、登機證、相機與信用卡,在離開與歸來之間走失。
攝影家張乾琦於2015年發表攝影書《Jet Lag》,是以「家」為題的主計畫之前導,記錄了他近十年來往全球各地,頻繁移動於機場、客艙與旅館之間的生命狀態。他以精練的黑白影像呈現作為一個太常將手機調成飛航模式的旅人,他與世界如何失去連結。

《Jet Lag》一書中,影像多未有特殊的構圖,而是在簡潔的畫面裡讓物質的表面得以凸顯,航廈內光亮的地板、扁平的空服員立牌、旅館床舖上凌亂的被子、護照、藥盒、底片…,都在影像中成為關注的焦點。靜止而孤立的瞬間封鎖了人存在的痕跡,觀看的距離無限延展。因此,透過對物質的凝視所感受到巨大的疏離,同時在遊走於各地的影像中,經驗到移動如何成為永恆。而機票似乎成為行走各地的直接證明,張乾琦在攝影書中將許多出發地與目的地各異的機票組合成一個畫面,航空公司、座位號、艙等的訊息,形構出他每一趟旅程的路徑。

移動雖為《Jet Lag》的核心,但僅有少數影像揭示運動狀態。包含張乾琦利用長時間曝光所拍攝機場地面作業、飛機起飛後的飛行軌跡,以及人物的殘影照。這些作品與多數靜態的影像區別開來,成為直指移動本質的證據。

 

張乾琦,《Jet Lag》,台北,2008年
張乾琦,《Jet Lag》,仰光,2010年


《Jet Lag》最為特殊之處在世界各地的旅館房間內拍攝自拍照,相較於過去站在鏡頭背後,張乾琦將相機轉向,對準自己,隨時時間與空間的改變,張乾琦的容貌與神韻也隨之改變,時間這個極度抽象的概念在這些肖像照中變得立體。同時在攝影書中談及私生活以及過去持續「在路上」的歷程。藉此,攝影者的面貌不再神祕,創作途中的事件與狀態也更加清晰。


張乾琦過去曾有《我願意》(拍得麗文教基金會,2001)、《鍊》(Trolley, 2002)、《囍》(Aperture,2005)等攝影書出版,並有《唐人街》(1992-2015)、《脫北者》(2007-2011)等系列作品。張乾琦的創作核心在於人,他精準的操作題材,並建立個人的創作觀點。他拍攝龍發堂病患的全身肖像,讓觀者正視並省思瘋癲的本質;他赴越南拍攝台越跨國婚姻的仲介過程,以重覆性的影像突顯機制運作的荒謬;他同時拍攝美國唐人街的中國非法移民,貼近他們的生活以表達美國夢的破碎。可見,社會結構下人生存的困境在張乾琦的影像中開展並且延伸,人的狀態亦成為無以迴避的存在。

 

張乾琦,《Jet Lag》,威尼斯泰塞拉機場,2009年


相較之下,張乾琦的《Jet Lag》中多數影像未將鏡頭直接對準人物,除了這個形式上的差異,在概念上仍然延續著人的生命樣貌,並指出在無法停止的移動中,人與現實的距離。

而回到攝影書本身,張乾琦曾在訪談中提及攝影書做為一個獨立的藝術形式,不只是一本書,它的關鍵在於前後相關的順序(sequence)以及整體性(synthesis)¹。 閱讀《Jet Lag》,它未有敘事,也未歸納影像類型,若將攝影書的編輯視為剪接,《Jet Lag》就像片段拼接的蒙太奇,在航廈、機艙、停機坪與旅館之間,在中國、奧地利、越南、緬甸、台灣、泰國之間不斷跳動,因而產生怪誕的視覺氛圍,甚至幻影。

於是旅人才終於明白,移動已是宿命,不因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而改變。在離開與歸來之間,護照、登機證、相機與信用卡成為唯一的憑藉。引擎聲轟隆隆。


VOP#17 家族之間 Kins and Kinship


註1 : 林志明、劉紀蕙專訪,〈在一個更大的圖像之中:張乾琦專訪〉,《文化研究》,2006 年 3月第 2期,p.331-332。

延伸閱讀 : 《攝影之聲》Issue 17 | 專訪張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