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向永恆搶過來的幾秒鐘──關於銀鹽世代

 張照堂

銀鹽是甚麼?有學生曾經問我,銀鹽和數位的區別在哪裡?我常拿食物做比喻。如果數位影像是超市櫃子裡的冷凍豆腐,銀鹽相片就是老師傅調製的手工豆腐,後者散發出來的溫度與氣味,它的內蘊、質感與外貌都很不一樣。數位一如微波爐裡取出的調理包,銀鹽是炭燒爐灶中慢火煮燉的料理,一個是經過一道道手續手工完成的原作,另一個是生產線上的格式化拷貝,如此而已。

當然,有人會說內容才是最重要的,但談到攝影,到底內容取決於形式,或是形式應依歸內容?多年來人云亦云,爭論不休。數位的發明,在傳播與運用的功能上當然快速便利、無遠弗屆,但回到藝術與人文層面,傳統攝影所散發的人性度、品質感、樸實味,更值得細細咀嚼回味,是同質化的數位影像所缺乏的。

這就是「銀鹽世代──尋找歲月靈光」展覽的基本精神與目的,在台灣不同世代攝影家的銀鹽作品中,我們試圖尋找這些舊痕新跡,再現塵封許久的歲月靈光。

在尋訪過程中,我們慶幸得到許多攝影家和他們家屬的應允合作,到他們居處挑選照片,也獲准美術館典藏部門慨允提供作品。記得在淡水李鳴鵰先生的貯藏室中,秘書幫我們翻箱倒櫃找到許多陳年舊作,我們看到120底片印樣用橡皮圈綁在一起,或成群列冊放在餅乾盒中,40年代的灰黃塵跡閃現着金銀般的時代光華。在基隆尋找鄭桑溪老師作品時,他的家人從層層疊疊框架中進出,最後打開幾盒黑紙包時,看見他60年代「現代攝影雙人展」與「港都舊情」兩個系列的原作赫然出現在面前,心中一驚,小心舉起照片時,發覺兩手是顫抖的。當我們從各個貯藏室、橱櫃、角落間翻到這些淡忘多年的時代留影:吳金淼的〈伯公山青年〉(1930s)、張才的〈永遠的歸宿〉(1940s)、鄧南光的〈公背婆〉(1960s)、黃則修的〈龍山寺誦經〉(1950s)、楊基炘的〈溜鳥〉、徐清波的〈常客〉(1950s)、謝震隆的〈凝視〉(1960s)、黃伯驥的〈漁夫〉(1960s)、陳石岸的〈散步〉(1950s)、邱德雲的《鄉土系列》(1950-60s)等舊作,它們一一還原了半世紀前的台灣容貌,那些生活、信仰、作息、勞動的再度顯影,心中真有無限感動與感慨。

70年代的台灣寫實攝影,王信、梁正居、謝春德在展覽中代表出列。梁正居的《台灣行腳》黑白系列,廣泛地紀錄了社會各階層角落的點滴,平實中帶著內省凝視。謝春德的《家園》系列,以極個人的詭異、沉鬱色調,在當年的彩色攝影領域中獨創一局。王信的《澎湖風土記》與張詠捷的《海島的呼喚》系列拍攝的是同一個島嶼,只是差了一個世代,型式也不同。前者的冷峻與靜觀與後者的溫暖又疏離,形成個己特色,兩位女攝影家的這種「象徵寫實」功力,不容小覷。

張清言 ∣ 立體攝影術-自拍照 ∣ 嘉義 ∣ 1920s ∣ 銀鹽玻璃乾版 ∣ 5 × 13 cm
張清言 ∣ 立體攝影術-自拍照 ∣ 嘉義 ∣ 1920s ∣ 銀鹽玻璃乾版 ∣ 5 × 13 cm
陳石岸 ∣ 散步 ∣ 新店 ∣ 1956 ∣ 紙基銀鹽相紙 ∣ 50.8 × 41.8 cm
陳石岸 ∣ 散步 ∣ 新店 ∣ 1956 ∣ 紙基銀鹽相紙 ∣ 50.8 × 41.8 cm
王信 ∣ 澎湖風土記∣ 澎湖 ∣ 1979 ∣ 銀鹽相紙 ∣ 41 × 51 cm
王信 ∣ 澎湖風土記∣ 澎湖 ∣ 1979 ∣ 銀鹽相紙 ∣ 41 × 51 cm

80至90年代,報導攝影結合報導文學的意念與方法逐漸伸入社會各階層,從何經泰的《都市底層》、劉振祥的《解嚴前後》、陳敬寶的《檳榔西施》到千禧年之後沈昭良的《玉蘭》系列,都試圖從踏實的田野訪查出發,以更深刻、敏銳的視角去觀察一些長久受忽視的人群與議題,他們的作品寫實中兼具寓意,十分耐看。當談到實驗與美學的觸探,高重黎的《肉身與魂魄》系列(1985)則是當時攝影界的一個異數。他以大膽、乖異的構圖與取景,雕塑出靈肉體魄間的糾結承載,狠重而犀利的手法,也為千禧年前後的的攝影創作者另闢了一條新路。

何謂「攝影」?有人詮釋的極好:「拍一張照片都是在世界上某處,找回一部份自己」。它是「曾經」,是「珍藏下來的一刻」,是「決定的一瞬間」,是「向永恆搶過來的幾秒鐘」,更是「永不再來」。而下面這一段話更是傳神:「每一個影像是一個瞬間,每一個瞬間就像一次呼吸,前一個呼吸不會比後面一次重要,是所有呼吸的連續造成我們的生命」。

就是因為這樣,這些經典的歲月瞬間在歷史長河中被攝影家截留下來,成為我們今天生命的一部份 。這些作品提示我們:百年來銀鹽世代的創作精神與理念,在台灣還要傳承下去,繼續往前開展。

何經泰 ∣ 都市底層系列- 周世欽 ∣ 臺北 ∣ 1985 ∣ 銀鹽相紙 ∣ 45.5 × 45.5 cm
何經泰 ∣ 都市底層系列- 周世欽 ∣ 臺北 ∣ 1985 ∣ 銀鹽相紙 ∣ 45.5 × 45.5 cm
高重黎 ∣ 肉身與魂魄系列 ∣ 地點不詳 ∣ 1985 ∣ 銀鹽相紙 ∣ 25.8 × 37.4 cm
高重黎 ∣ 肉身與魂魄系列 ∣ 地點不詳 ∣ 1985 ∣ 銀鹽相紙 ∣ 25.8 × 37.4 cm
吳金淼 ∣ 分割拍攝營業照之玻璃版底片 ∣ 楊梅 ∣ 1935-1945 ∣ 銀鹽玻璃乾版 ∣ 12.5 × 17.5 cm

銀鹽世代──尋找歲月靈光 : 台灣攝影家原作展1890s—2015
The Silver Halide Era: Aura of Times
Vintage Photography Prints by Taiwanese Photographers 1890s-2015

展期 Dates | 2016.7.2 – 11.13
地點 Venue | 國立台灣美術館201展覽室(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策展人 | 張照堂、簡永彬
參展藝術家 | 張清言、陳啟川、彭瑞麟、吳金淼、林壽鎰、鄧南光、張才、李鳴鵰、黃則修、鄭桑溪、楊基炘、徐清波、謝震隆、黃伯驥、陳石岸、邱德雲、王信、梁正居、謝春徳、劉振祥、張詠捷、何經泰、高重黎、陳敬寶、沈昭良、曾敏雄、張譯云、楊文卿、高志尊、林佳文、韓筠青

文字、照片 | 張照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