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標籤: 人間雜誌

在曖昧的影像與意義裡浮沉──郭力昕、阮慶岳對談

在影像學者郭力昕的攝影評論集《製造意義》出版之際,我們邀請作家阮慶岳與郭力昕在台北誠品書店進行了一場對談,論析台灣現實主義攝影自八〇年代以來的發展與轉折,以及關於攝影、現實、權力與觀看之間的纏鬥。

Comments closed

人間的眼睛──蔡明德的《人間現場》

流浪的歌仔戲班子,嘉義,1984年 | 蔡明德攝影
安安歌仔戲班,嘉義,1984年 | 蔡明德攝影 / 南方家園提供

文──李威儀

說來有些不好意思,《人間》雜誌創刊時,我才剛滿三歲,停刊時,我才剛入小學。我沒有直接經歷《人間》的洗禮,對於《人間》,我隔著世代的認識距離。一直要等到上了大學重新自我補課,從舊書攤陸續抱回雜誌翻讀,才明白自己是如何錯過了一個時代的智識戰場。而隨著時間與陳映真的悄然遠離,《人間》也已成為一個傳說。

Comments closed

歲月映善

陳映真,台北 紫藤廬,1985年 | 張照堂攝影
陳映真,台北 紫藤廬,1985年 | 張照堂攝影

文 / 張照堂

知道「陳映真」這個名字應該是60年代初。當時我從一個土木系學生突然變成文青,買了許多文學刊物,首先搶讀的大都是一些現代詩,以及陳映真、七等生的短篇小說。他們的小說文字及書寫方式有一種新穎的魅力,也總瀰漫着莫名的孤寂、憂鬱、無良的生命困境。

Comments closed

VOP Issue 15 : 影像的左邊
The Left Side of Images

攝影,做為一種運動方法,本期我們關注一個批判視野——左翼——在影像上的實踐與歷史意義。

影像有「左」、「右」之分嗎?這是我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當資本主義襲捲全球,成為人們意識形態與生存依附的重心,攝影如何左翼?如果攝影有「左」、「右」之分,那麼,影像的左邊會是什麼呢?左翼的影像又如何成立?我們思索這個命題,提出許多問號。在世界向右傾斜之際,我們質問攝影的反叛能量和政治實踐,試圖透過本期專題摸索、探訪。也許在暗箱某處,依然有一個遊蕩的幽靈,一絲理想主義星火,以及一段歷史洗印的痕跡。

1 Comment

時間的盡頭,沉靜的眼睛

高昌隆,八尺門,台灣,1984年 | 關曉榮攝影

從一九八四至今近三十年的時間裡,關曉榮像一個時間的追跡者,他追蹤找尋少年如何變成中年,中年如何變成飄搖老年,老人又如何消逝。他追尋與記錄的,彷彿不是人的容顏,更像是生命的見證。

Comments closed